|

|
|
7月26日,中电联在京举办以“一带一路,点亮世界”为主题的2018年“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展示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成绩。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介绍,五年来,我国电力设备直接出口总额62.84亿美元、技术直接出口总额22.48亿美元,境外工程带动电力设备出口总额177.68亿美元、带动技术出口总额51.22亿美元。
杨昆表示,2013-2017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年度实际完成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50多个,累计实际完成投资80亿美元;签订电力工程承包合同494个,总金额912亿美元。仅2017年,中国电企就在11个沿线国家开展3000万美元以上投资项目12个,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6500多个;在33个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合同194个,累计投资额达306.01亿美元。
商务部合作司副司级参赞韩勇透露,2013年至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投资累计达到773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累计达到5179亿美元,年均增长19%。
“五年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累计上缴税收税费达到16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190万个就业岗位。2013至2017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签约电力建设项目近5万个,合同额合计达到了962亿美元。” 韩勇介绍。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我国电力行业“走出去”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风险。
杨昆介绍,愈演愈烈的全球贸易战,给国际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差别大,导致政策无法持续发挥作用;中外电力标准存在差异,标准互认难以满足合作需求;电力企业融资能力弱、国际化人才缺乏。“这些都是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
杨昆建议,电力企业要准确研判,认清和平发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世界发展潮流,变革创新、走向国际、扩大开放是行业发展大势。“电力国际合作更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商业运作的原则;电力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重视企业海外形象建设,同时要建立国际化经营理念,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政府、企业都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应对处置能力。中电联也将进一步提高服务电力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