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月30日,国家能源集团科创种子基金——国能(北京)科创种子基金(有限合伙)正式落地。作为国家能源集团“1235科技创新孵化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金由集团公司所属化工公司、神东煤炭、准能集团、国华投资、朔黄铁路、胜利能源、浙江公司、铁路装备、黄骅港务、资本控股10家具有产业应用场景的单位共同投资设立,首期规模2亿元,由资本控股所属国能基金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基金管理和运作。
“1235科技创新孵化器”模式是国家能源集团深入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健全“能源+科技+金融”三位一体机制的生动实践。主要包括:“1”个总体目标,构建具有国能特色的“产研用”科技孵化器机制体系。“2”个循环融合,将资本的“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循环与科技创新的“产研用”循环有机融合,形成紧耦合的双循环科技孵化器体系。“3”个阶段接力赋能,按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分为研发(0-10)、产业化(10-100)、产品应用(100-N)三个关键阶段,其中:研发分为“0到1”“1到10”两阶段,“0到1”为技术突破期,“1到10”为技术经进一步研发孵化,向可进入用户应用场景的成果转化的阶段。“5”个关键保障,统筹重大科研、示范工程、技术资源、内部市场和考核体系。
“1235科技创新孵化器”模式创新性地提出在研发(1-10)阶段由种子基金赋能,引领集团内部产业链上下游具有科研成果应用场景的相关单位“投早投小”,替代传统间接融资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驱动模式转变,建立与集团战略新兴产业主战场激励相容、机制相适的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机制。
国能(北京)科创种子基金(有限合伙)的设立,标志着“1235科技创新孵化器”模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下一步,国家能源集团将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三紧”“三非”,强化项目筛选和投资,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