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七台河发电公司申报项目获全国电力信息化十大成果奖
在日前召开的2010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上,大唐七台河发电公司
“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获得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力行
业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联合颁发的“2009年度电力信息化十大成果”奖,申报的《
火力发电厂生产信息集约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同时获评“2009年电力信息化创
新成果”。据悉,该公司是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一家发电企业。
几年来,七台河发电公司结合集团公司人资管理体制以及本公司人资管理
现状,运用专业人事管理软件和公司一体化绩效考核管理软件,实现了基于现代
化信息平台的全员、全方位管理,通过信息化、程序化的闭环绩效体系,推动了
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
——绩效指标“三层次”,责任细化逐级考核。为保证绩效管理工作落到
实处,该公司分三个层次推行绩效管理,依托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将个人奖金
与工作绩效挂钩,奖勤罚懒、按时兑现。一是组织绩效明方向。该公司高层领导
在实行绩效考核中分别承担着非计划停运、发电量、环保通报、信访等14个关键
指标。人力资源部在月度绩效审核时,首先对各职能部门承担的公司级组织绩效
指标进行确认,考核结果连带公司相关领导。二是部门绩效树目标。绩效考核系
统将影响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的90项重要指标分解落实到14个部门,各部门按
照其承担工作的重要程度及工作内容,由公司统一测算并确定绩效指标。三是个
人绩效正激励。该公司绩效体系突出运行、检修、点检、管理4 条主线。其中,
运行绩效是通过实时耗差分析系统的机组运行指标进行自动采集并计算得分;检
修绩效以工作量细化得分和日常检修工作得分为重点;点检绩效主要以点检绩效
信息系统中的专项工作得分为主;管理绩效则按照公司岗位设置确定,依据各岗
位关键业绩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配绩效奖金。
——绩效评价“三关键”,刚性考核柔性激励。该公司抓住3 个关键点进
行绩效评价:一是“评价谁”,即所有在绩效管理覆盖范围内的被考核者都是被
评价的对象;二是“怎么评价”。采用每月初进行考核者查评、被考核者自评和
互评的方式;三是“评价什么”。其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果等,
员工每月绩效结果通过“绩效比”体现。通过公开透明的结果展示,切实反映出
了员工的工作表现,激励员工突破自我,推动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绩效沟通“三环节”,闭环管理优化完善。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能够
持续完善、不断精进的重要过程,该公司搭建绩效沟通的快捷渠道,对影响绩效
的管理资源进行优化改进。一是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一对一”沟通。在发生考核
时,考核者将考核原因、数额等与被考核者进行谈话沟通,让被考核者明白自己
为什么被考核,今后应该要在哪方面进一步提高;二是部门负责人与被考核者
“一对多”沟通。部门负责人采取召开绩效沟通会议的形式,组织被考核者坐下
来进行绩效考核结果通报,如有异议当场进行申诉,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
公开、公正;三是人力资源部“下基层”沟通。人资部人员到各部门、班组与员
工进行访谈、咨询,了解在推行绩效考核过程中一线员工的认识和感受,努力实
现整体绩效网络的闭环管理。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