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虚拟电厂 一头热 一头冷
时间:2025-10-20 08:43:42

         ↓底部

个人感觉,今年的虚拟电厂依然是“一头热,一头冷”。

先说热的一端。

虚拟电厂作为光伏、储能乃至电动汽车行业延伸的一个业务领域,受到了新能源行业的热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些新能源行业的“产能过剩焦虑症”的外溢。

举个例子,今年两个用电大省——江苏和浙江都已经或者正在出台分时电价调整政策,把上午的尖峰时段调整到平时段,中午的谷段时长还有所延长。

无论是光伏还是储能项目收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对新能源项目的积极性,并对上游产能造成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优质项目的各路投资方来说,除了在零售电价的竞争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事实上的,或者概念上的筹码去竞争,而虚拟电厂则是重要的一个竞争手段。

此外,也有不少能源企业把虚拟电厂,看成公司业务技术创新的新方向,新题材而进行投入。

在这种背景下,虚拟电厂的技术、平台、产品蓬勃发展,甚至有博主说:这年头新能源资方如果没有个虚拟电厂平台,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大致梳理了一下虚拟电厂技术平台的源流,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下图所示:

再说冷的一端。

一方面是电源型虚拟电厂入市政策的不明朗(一些省份还未出台分布式电源入市交易的细则);或受到较大的限制,比如某省就要求136号文以后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余电上网部分不进入机制电量,直接进入现货市场,其实就是强制接受现货价格。

另一方面从市场和交易的角度看,无论是补贴型的需求响应,还是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被给予厚望的虚拟电厂,所能获得的市场收益空间非常有限,并且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也未展现出足够的竞争能力。

从趋势来看,哪怕是在成熟电力市场,基于成熟技术的虚拟电厂,也并未构建起足够的竞争壁垒,反而在竞争中价格一路走低。

在某风险投资机构的虚拟电厂2025分析报告中,对英国电力市场中的灵活性资源交易,以2小时电池储能系统指数(2h BESS index)为例,所对应的灵活性价格进行了分析:

在2021~2023年,最高收益价格能超过500欧/kW/年,总体也维持在200欧/kW/年左右,但是2023年以后,随着各类储能项目成本的快速下降(可能要感谢中国储能企业的降本努力和出海战略),基本上降到200欧/kW/年以下。

该投资机构认为,未来2小时储能产品,综合各个市场的收益,每年每kW的收益可能都在100欧以下,而且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不仅英国市场如此,欧盟成熟电力市场可能都是如此。

资料来源:SET Venture Virtual Power Plant / A SET Ventures report | July 2025

回到国内,在电能量市场中,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电源型虚拟电厂,由于发电时段和出力曲线的不可调节,难以精准预测等特征,即使签订了长期协议,分解到日交易曲线,依然存在大量的履约敞口,且发电时段的现货价格要被集中式新能源和其他常规电源打压,导致收益降低。

在辅助服务市场的二次调频产品竞争中,以分布式储能、负荷为主的负荷型虚拟电厂,在机组性能、可靠性、可调度性、精度等各方面都不如其他机组,真的要按照“降低门槛,同台竞争,统一出清”的辅助服务市场竞争原则,虚拟机组无法和传统机组竞争。

就辅助服务市场的资源提供方而言,如果该省灵活性资源稀缺,交易价格抬高,自然有动力建设或者改造灵活性机组(如抽水蓄能、燃机、灵活性火电机组、常规水电)。

所以对二次调频服务的主要采购方——调度部门来说,手里有大把资源可用,为什么非得去调用一个负荷侧的,逻辑上抽象,机组性能无法保证,连计划性停运和非计划停运数据都很难给出的“虚拟电厂”。

至于需求响应这个政策性市场,从大趋势来看,处于“政策”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能量平衡大部分调节需求都可以通过短期-现货市场解决,无非是在电网内部的部门博弈中寻找自己的一定生存空间,且补贴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资金规模受限和补贴落实过程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这样一种“行业一头热,市场一头冷”的趋势下,虚拟电厂应该避免“短期项目泡沫效应”+“AI大故事热潮”,而需要“耐得住寂寞”,把虚拟电厂的运营基础夯实,从最基本的数据积累、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保证开始,并且逐步实现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解决资源背后的市场信任问题。

传统能源行业的创新,道阻且长,且行且珍惜。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