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任的发展是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当前,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智库建设的主体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能源研究院”)正在以巩固深化管理转型全面加快“12248”体系建设,全力争创中央企业新型智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智库。
ESG是一种关注由环境、社会和治理构成的综合绩效而非单纯的财务绩效的分析框架、发展理念和评价标准,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4年首次提出,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能够支撑和赋能能源智库建设世界一流高端智库。
过去一年,国网能源研究院聚焦关键议题深入开展ESG实践,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环境维度
一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承担重大研究任务。承担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委托的重要研究课题,支撑多项碳核算、碳市场、绿电绿证相关政策文件出台。服务生态环境部开展碳市场建设与碳核算相关研究,支撑开展国家电力碳足迹因子测算,为碳市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研判气候演变趋势。搭建电力气象模型体系,支撑开展迎峰度夏与度冬期间气候演变趋势及对电力供需影响研判,为国家气象部门、能源电力部门把握气候演变趋势、做好电力保供工作方案等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分析能效提升潜力。从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多领域,生产、传输、利用多环节,近期、中期、远期多维度系统研究能源效率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二是助力能源转型。
编制能源电力行业规划。构建全球-全国-省域多尺度能源模型,助力相关部门精准把握能源供需趋势并优化电网规划与运行;为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制定能源政策、编制“十五五”及中长期能源规划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开展电力行业“十五五”规划研究。支撑新能源发展。支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政府部门开展绿色电力证书、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等相关政策制定。支撑《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承担由全国人大、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委托的专题研究任务。建言献策能源安全。承担中宣部高端智库“能源安全”相关课题研究。与国务院参事室、人民日报《新安全》组织能源安全新战略相关活动。与清华大学电机系联合在新华网举办能源安全成果发布活动。服务综合能源产业发展。承担多能耦合系统协同安全运行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出版《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选择》《综合能源服务——政策、市场与实践》等专著。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软件(PIES)”,成果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日内瓦国家发明展银奖。
三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开展电力需求预测。构建中长期能源电力需求预测模型体系,支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开展“十五五”及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工作,为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合理判断未来电力需求格局变化、科学编制电力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支撑电网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国资委开展《智能微电网关键问题研究》《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路径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五五”人才规划》等专题研究任务。研究提出“两自四化”微电网建设。加强电力安全治理。牵头支撑国家能源局开展电力安全治理相关研究,形成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为国家层面首次专门就全方位加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治理出台政策文件提供重要支撑。牵头支撑国家能源局开展《电力安全生产“十五五”行动计划》重大问题专题研究。支撑充电设施基础政策。牵头支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开展《“十五五”时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有关问题研究》《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发展规模及实施路径研究》等专题研究任务,支撑“十五五”电力规划中充电基础设施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完善。服务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开展充电设施安全管理、大功率充电发展、充电设施补强、运营服务质量提升等政策前期研究,支撑相关国家政策文件编制。促进虚拟电厂加快发展。支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承担多项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委托课题,为推动虚拟电厂规范有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四是践行绿色运营。
科研办公使用绿电100 %;全年购买使用绿电169.14万kW·h;建设运营的智慧型综合能源系统实验平台累计发电5.3万kW·h,供园区使用。办公照明更换LED节能灯;推进无纸化会议办公;重复利用曲别针等办公用品;使用环保纸印刷内部刊物《能源研究观点》;使用纯电大巴作为通勤班车。
社会维度
一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
服务科技创新方面,支撑国家部委编制各级科技创新规划和基础科技创新政策,包括: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委托的“十五五”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牵头承担国务院国资委委托的“十五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规划研究、国资央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以及科研管理、应用基础研究等重要议题专项调研研究;参与国家能源局“十五五”能源电力科技规划工作,牵头开展电力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实施路径研究等。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承担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委托的农村能源研究课题,为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探索农村能源转型路径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在农村的落地路径、北方农村电采暖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督查调研,跟踪“三农”及农村能源政策,支撑营销农电、乡村振兴工作,支撑开展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助力盐碱地综合利用、高标准农田经济性等多个专题研究。开展援疆援藏方面,研究援疆援藏重大政策,连续支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研究制定援疆援藏年度重点任务,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加强电算协同理论研究,服务新兴产业可调负荷优化调度,提升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保供能力。通过学术论文、专著、高层次论坛演讲等多种方式推广“电-氢协同”发展理念,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北京召开电力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持续赋能空天力量。
二是成就员工个人价值。
员工职业发展方面,建立“领导职务+职员职级+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选派人员赴基层供电企业驻点实习;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发展、电力市场、数智化技术等领域,举办系列专家讲座和能源智库论坛等活动;优化激励考评机制,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员工权益保障方面,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职员工均依法签署、续签合同,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员工薪酬、缴纳社保,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休假等规定。员工个人关怀方面,以职工为中心推进幸福家园建设,举办职工文化成果展演、职工运动会、职工家庭日,组织植树节等文体活动;服务员工承租公租房、员工子女就近入学;协助员工完成年度个税汇算清缴,为员工办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税专项扣除;组织开展个人及家庭保险培训;服务员工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员工民主管理方面,组织召开院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议题,相关部门对全部提案进行处理,提案办结率100%;推行院长联络员制度,对员工反映强烈、跨部门、深层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三是提供公共知识供给。
发布系列年度报告,发布国内外能源与电力价格分析报告、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等研究成果近20项。发布简明知识读本,包括“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电碳市场”等。获得中国能源研究会2024年能源科普教育基地授牌。牵头编制《电力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电力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指南》等团体标准,参与编制《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等行业标准以及《国有企业智库评价指南》《国有企业智库建设指南》《电力工程项目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等团体标准。
四是构建合作共赢生态。
支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新形势下统筹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智库体系建设座谈会、公司直属单位智库体系建设座谈会。与国网湖北、福建、新疆、西藏电力,以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人民日报《新安全》杂志社签订发展合作协议。牵头携手京津冀地区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国企共18家单位成立京津冀国资国企智库委员会,举办智库助力“十五五”规划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研讨会。《中国电力》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院专家接受权威媒体采访116人次、发布专业观点文章61篇。
治理维度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和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实施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程,坚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断深化思想建院、理论强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智库高质量发展。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印发《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实施办法》。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智库跟党走”系列活动,邀请中央党校教授专题辅导。结合历次巡视等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聚焦招投标采购等重点业务领域廉洁风险,编织并定期更新《重要廉洁风险防控自检手册》。
二是深化管理转型。
制定“管理转型深化年”行动方案,统筹实施科研管理、人才管理、品牌管理、数智管理、职能管理等五大转型深化行动。其中,科研管理转型深化行动主要包括:深入实施科研滚动规划和问题清单制度、全面推行科研工作里程碑节点计划管理、深化“业务所+柔性团队”机构组织方式变革、深化“岗位主责制+项目负责制”科研实施方式变革、深化“战略+任务”岗位研究方式变革、着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人才管理转型深化行动主要包括: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家人才队伍建设、因所制宜实施分级管理、加强绩效全过程管控;数智管理转型深化行动主要包括:高质量推进数智化能源院统一平台上线运行、加快模型工具、实验室体系和数据中心建设等;品牌管理转型深化行动主要包括:加快智库体系建设、优化智库成果产出、拓展智库交流合作等;职能管理转型深化行动主要包括:完善新型制度体系、全面推行管理工作里程碑节点计划管理、加强责任落实与风险防控等。
三是推进数智化变革。
推进数智化能源院建设,创新提出133-145智库数智化转型理论框架,数智化能源院统一平台累计开发功能183项,平台日均登录人数389人,用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80%管理类业务线上运转,模型工具对项目支撑率达到50%,有效支撑智库运营管理工作高效运转。建立能源电力软科学实验室生态体系,开展实验室合作共建工作。国网层面,成立多家联合实验室或建立实验室分中心。挂牌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西南、中部、东南、甘肃分中心,与河南、陕西、山东、辽宁、福建、宁夏等省公司共建能源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政府层面,入选国资国企智慧决策联合实验室首批共建单位,牵头承担“电力产业链运行监测及决策分析平台”建设任务,并获得国资委授牌。支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牵头建设国资委“中央企业品牌实验室”。
四是加强合规和风险管理。
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制定《科研活动信用管理及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工作细则》,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氛围。健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全年完成制度规范立改废工作30余项、开展重大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30余项。强化重点领域合规风险防控,将审计和巡视巡察、纪检、财务、法律、人事、党建等监督力量有机整合、贯通联动,推动建立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大监督体系。大力培育合规管理文化,面向全体员工举办法律合规专题讲座和主题演讲选拔赛,组织通识制度全员在线考试,全员签订合规承诺书。不断提升合规管理数智化水平,通过数智化手段开展重点业务管理进度监测,促进业务之间数据贯通。
五是坚持开放透明运营。
改版门户网站,加强院官方公众号、“能源院幸福家园”公众号、《中国电力》杂志公众号等新媒体运营。2024年官方网站共发布智库观点及新闻报道315篇,官方公众号共发布229篇。受邀参加2024年海峡两岸能源电力融合发展论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东南分中心揭牌;受邀参加中国国有企业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成果发布会并作主旨演讲。举办新时代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能源安全新战略与电力高质量发展新华财经研讨会等重要科研活动。(陈光 魏哲 杨丽坡 王丹)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