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一周年:打造新能源友好型市场生态
时间:2025-09-10 13:41:21

         ↓底部

在西北高原的广袤土地上,一场能源革命正在发生。自2024年9月5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以来,历经三百六十余个日夜的砥砺前行,这座新能源大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周年答卷。

通过机制创新、源荷互动和生态构建三大突破,甘肃不仅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探索出一条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下的市场化转型之路,为服务“双碳”目标提供更坚实的电力保障。

打造新能源友好型市场生态

9月4日清晨8时,甘肃电力现货交易室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现货交易平台核对当日发电计划。“现在新能源企业可直接通过平台参与‘报量报价’,市场化消纳比例较去年提升23%。”国网甘肃电力调度中心负责人杨春祥介绍。

一年来,国网甘肃电力立足资源禀赋,构建起以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为核心,市场全时间尺度、全空间维度、全资源优化、全品种覆盖、全价值体现的“一核五维”市场体系,通过规则创新让新能源从“被动消纳”转向“主动参与”。

国内首创的中长期双边融合交易机制成为市场活力的“催化剂”。该机制实现直购、回购、发电侧转让、用户侧转让四类交易的融合组织,配合“D-2”日滚动交易模式,使中长期合约曲线与实际发用电曲线的吻合度提升至92%。截至2025年8月底,甘肃全省发电侧563家、总容量达7400万千瓦的市场主体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用户侧参与现货市场交易达454家,月均用电量近50亿千瓦时,占市场化用电量的60%。

在价格形成机制上,甘肃在全国率先推行新能源与用户“报量报价”同台竞争模式。这一创新使新能源凭借低成本优势获得优先消纳权,2025年4至6月连续三个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火电。以实时价格信号引导清洁能源优先消纳与高耗能企业“按价用电”有机结合,已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有力举措。

构建灵活高效的电力平衡体系

2025年7月11日,甘肃新能源单日发电量突破4.62亿千瓦时,占当日总发电量的58%,这一纪录的背后是现货市场引导下的源荷储高效协同,市场价格信号如同“无形的手”,指挥着千万千瓦级的能源资产有序运转。

冬季供暖期是对电力系统的“年度大考”。2024年12月,甘肃用电负荷同比增长15%,外送需求增加20%。供需关系反映现货价格,现货市场峰段均价调升至0.340元/千瓦时,较基准价上浮10%的价格信号激励火电机组提升顶峰能力60万千瓦,确保了居民供暖无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年6月,午间光伏大发时段现货价格触及地板价,价格信号引导高耗能企业将用电高峰转移至此时段,单日最大削峰填谷负荷达230万千瓦,相当于新建一座大型调峰电站。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发挥关键作用。2025年甘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659万千瓦,同比增长72%,储能最大充电电力362万千瓦,最大放电电力391万千瓦,相当于增加10台30万煤电机组调节能力,储能日均“一充一放”成为常态,部分时段可实现“两充两放”。储能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为甘肃电网调峰保供提供重要支撑。

培育多元协同的发展新格局

走进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成片的风机与光伏板绵延不绝,储能电站与调峰火电厂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现代能源画卷。这正是甘肃电力市场生态跃迁的生动写照。一年来,市场主体从传统发用两侧拓展至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形成多元协同的发展格局。

截至2025年8月,甘肃新能源总装机突破7463.23万千瓦,占比达65.17%,新能源发电量达660亿千瓦时,装机量、发电量均稳居全国第三。甘肃新能源“量质齐升”态势显著,这一成就得益于现货市场与沙戈荒独立控制区市场的协同运作,使跨省通道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截至2025年8月底,甘肃电网外送电量5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1%。 在保障省内用电的同时有力支援全国电力保供。

为保障现货市场高效稳定运行,国网甘肃电力打造数字化监管为市场公平保驾护航,在国家要求的51项通用监管指标基础上,新增新能源消纳率、储能响应速度等3项甘肃特色指标,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市场异常行为实时监测,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8%。2025年4月,国网甘肃电力在国家能源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其“新能源全量入市”经验被列为全国推广案例。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一年来,给我们新能源场站带来了很大变化,实实在在提高了发电量和收益,我深感整个电力市场在朝着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协同发展,未来,相信我们新能源场站将迎来更多机遇。”甘肃电投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薛剑琦说。

从戈壁荒滩到产业园区,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市场机制在新能源高占比电网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国网甘肃电力将继续全力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运营,助力能源清洁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甘肃示范,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贡献更多“甘肃智慧”。(王昕月 崔剑)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