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健全机制 高质量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解读
时间:2025-05-09 09:00:40

         ↓底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是继2020年电力中长期交易、2023年电力现货市场两项基本规则出台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又一关键性举措,将成为指导各地建立和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的重要依据,全面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作,系统强化电力市场机制协同,为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筑牢制度基础。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相关规则伴随着电力工业发展、电力市场建设逐步健全完善。从2002年以前完全无偿提供阶段,到2006年首次出台“两个细则”进入计划补偿阶段,再到2014年东北试点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辅助服务制度规则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始终坚持基于实践的发展演进。2015年“中发9号文”提出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为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健全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规则指明了方向。为加快衔接并融入电力市场建设进程,2017年印发《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着力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发展。2021年系统修订“两个细则”,进一步完善了考核补偿、分担共享等机制,并确立了市场化补偿方式。与此同时,各地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结合实际需求和资源禀赋,制定了辅助服务市场运行细则,市场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目前区域和省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已经实现全覆盖。

  随着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增加推动辅助服务需求增长,并要求辅助服务供给更加多样化、精细化;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不断涌现,可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的主体日益多元化。在此情势下,各地制定的市场运行细则如果缺少统一规范,可能在市场风险控制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2024年初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已对规范辅助服务价格形成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规则》以“构建统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为目标,界定了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明确了辅助服务市场的设立程序、交易组织流程,并提出了计量结算、信息披露等相关要求。可以说,《规则》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行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制度规范,为各地市场建设运行建立了统一标准,有助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电力辅助服务是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手段,建立完善的辅助服务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可调动各类资源自主提供服务,实现优化配置。《规则》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从明确主体能力、规范市场规则等方面,对如何健全辅助服务市场提出具体要求。例如,《规则》明确提出,电力辅助服务的主体要“满足电力市场要求,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为各类调节性资源提供了清晰的入市规则与指引,有助于鼓励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发挥调节作用。再如,《规则》建立起涵盖“需求分析与论证、方案制定与报批、细则起草与审议、依次逐步运行”的市场设立规则,为测算确定电力辅助服务需求以及未来论证新增辅助服务产品的必要性等,提供了规范科学的程序,有利于稳定辅助服务高质量供给,激励各类资源调节主动性。此外,明确的费用传导机制促使成本与收益更加匹配,将激励市场经营主体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电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规则》的出台,将加强各类电力市场之间的机制协同,加快形成可反映电力多元价值的市场化定价体系,助力高标准市场建设。近年来,我国电能量市场建设和容量电价制度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中长期市场规则不断完善,交易周期缩短、交易频次增加,部分地区已实现多日、逐日开市;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全面铺开,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等地转入正式运行,26个省级市场启动了现货市场试运行;抽蓄两部制电价、煤电容量电价在2021年、2023年先后落地,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规则》出台后,将加快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范化发展,推动形成覆盖电能量、辅助服务和电力容量的完整市场体系,实现功能互补,进一步推动调峰产品转入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

  《规则》的出台,对于电力市场而言,是理顺市场结构、健全功能体系、规范运营流程的关键一步;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则是激发系统调节能力、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提升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然而,电力市场化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仍需持续探索与完善。


         ↑顶端